close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英國小說《哈利·波特》中描述的伏地魔之所以不死,是因為他為自己製造了七個魂器。如果把日本軍國主義比作伏地魔,靖國神社無疑就是其魂器之一,代表這個國家靈魂最黑暗的一面。”中國駐英國大使元旦當天投書英國媒體,痛批日本首相安倍“拜鬼”。此前中國駐日大使在日本媒體上也發表了類似文章。而這兩天中國外長分別同德、俄、越、美、韓外長通電話。有分析稱,中國正在打響“修理安倍”的國際輿論戰。2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中國學者認為,在對待歷史問題的態度上安倍被牢牢釘在恥辱柱上,中國抓準這一點可以尋求廣泛的國際支持,不過,安倍顯然也是精心盤算過的,中國需要做長期國家公關準備。過去一年,安倍頻玩“歷史穿越”以複活軍國主義,元旦再提“積極和平主義”也被認為缺乏起碼的誠意,同時把過去一年對亞洲鄰國的反覆折騰帶到2014。日本學者中野晃一對美國《環球郵報》表示,日本目前所處的境地從整個戰後歷史進程來看都是極為糟糕的,安倍把日本帶到了“非常可悲的境地”。
  軍國主義如同“伏地魔”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1月1日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上撰文批評日本軍國主義。這篇題為“中英共同贏得二戰”的文章警告說,靖國神社祭祀了14名二戰甲級戰犯,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標誌,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這一問題絕不是日本內政和個人問題,也不僅僅是中日、韓日關係問題,它的實質是日本領導人能否正確認識和深刻反省其軍國主義對外侵略和殖民統治歷史。安倍的所作所為正在將日本推向否定侵略歷史,複活軍國主義的危險道路。文章回顧歷史,稱中英是二戰盟友,兩國軍民曾並肩抗擊日本法西斯,安倍否定歷史成果的行為,世界所有愛好和平的正義力量都不能容許。
  《每日電訊報》配發的評論稱,中國駐英大使用異常生動的文字比喻現代日本,稱其軍國主義猶如《哈利·波特》小說中“很難死掉”的惡棍“伏地魔”的現實版。英國《衛報》在轉述這篇文章時稱,中國大使“這是關乎侵略與反侵略、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的大是大非問題”的用語,連中國人也會覺得夠嚴厲。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楊伯江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用“伏地魔”形容日本軍國主義、“靖國神社”為軍國主義之魂很貼切,此外,中國大使還特別提到即將上映的英國和澳大利亞合拍電影《鐵路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時期一名被俘英國士兵在日本戰俘營中飽受折磨的悲慘遭遇。這樣充滿個體故事的講述在西方語境中更有感染力。楊伯江認為,中國外交官用西方文化中的故事講述中國主張,批駁安倍並尋求朋友,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在安倍“拜鬼”後不久,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就在日本《每日新聞》發表“‘不戰誓言’找錯了地方”的署名文章說,“日本可以有自己的生死觀和宗教觀,但這不能成為日本領導人參拜包括甲級戰犯在內所謂‘英靈’的理由。難道甲級戰犯一死,他們就成了值得尊崇的‘英靈’了嗎?”臺灣《蘋果日報》評論稱,中國正發動“外交串聯”修理安倍。中國外長王毅近日與德、俄、韓、美、越外長通電話。日本《產經新聞》題為“中國外長與各國外長電話會談是想構建對日包圍網”的文章稱,與各國外長磋商是中國主動發起的,主題是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為了給人留下日本被孤立的印象,中國製造出“對日共鬥”的局面。韓國《文化日報》稱,美中韓正加快向安倍施壓的外交步伐。韓總統樸槿惠2日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通電話,潘基文對安倍參拜“表示失望”。
  中國媒體集體批評安倍拜鬼也被外媒關註。《澳大利亞人報》稱,中國官媒呼籲政府樹立日本戰犯下跪投降塑像,並將安倍和其他右翼日本官員列入黑名單。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隨後做出中國領導人不與安倍對話的表態。德國《柏林日報》2日說,安倍被中國寫上不歡迎的名單,這是中日關係史上首次。《日本時報》稱,中國國家媒體在2014年新年第一天繼續大力對安倍開火,敦促他在歷史問題上向德國學習。文章還提到,中國一些媒體刊出了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墓地下跪和默克爾低頭緬懷集中營遇害者的照片。
  日本電視臺2日說,此次中國採取了一直以來都沒有過的強烈抗議姿態,是中國政府向國內外廣泛顯示和強調自己的強硬立場。德國國際媒體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夫羅里揚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自防空識別區到安倍拜鬼,中日之間的輿論戰一直很激烈。國際社會對安倍“拜鬼”不能容忍,中國政府敏銳地覺察到這一點,針對安倍歷史觀的輿論戰已經打響。這表明中國在對外宣傳上開始採取主動,表現得更加自信。
  安倍成東亞和平絆腳石
  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何輝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若欲尋求真正的國際支持,需要長期有戰略性的國家公關。這種公關要解決的不只是政府間問題,更要解決這些國家的國民問題,讓他國國民真正瞭解和理解中國,需要真正面向民間、在民間的滲透和解說。在這方面,以色列是特別成功的例子。
  日本外交評論家天木直人1日在其博客上撰文稱,安倍政權在中國的輿論攻勢下顯示出沉默狀態,而外交上沉默就是輸掉了。為什麼日本主要大媒體對安倍無作為都不進行批判,支持安倍的右翼也只會凡事都反覆批判中國,讓人對安倍外交的無能和對日本媒體的墮落感到失望。文章還稱,安倍首相做錯了,錯了就應當改正,要是改正不了,就應當辭職讓位。“不去參拜靖國神社應該是安倍說抱歉的一個方式”,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大衛·皮林1日以此為題撰文稱,多年來,一系列日本首相都對殖民統治和戰時侵略表示道歉。不過值得質疑的是道歉的誠意多大。日本被批評通過修改教科書來掩蓋歷史,大多數日本教科書都提到了日本的戰時罪行,但沒有詳細深入去講。
  美國《環球郵報》分析說,中國領導人對安倍關上大門之後,日本面臨新一輪冰冷的國際孤立。中國不給安倍好臉的同時,國際社會也在譴責日本。韓國外長2日在新年工作會上警告,“安倍已經成為東亞和平與合作的絆腳石”。即便是日本最親密的盟友也不例外,美國已明確反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德國《法蘭克福彙報》說,美國明確批評安倍,可能不僅僅是意識到風險在加大,而且還終於慢慢領悟到,在二戰後由美國打頭的西方陣營中,日本其實早已遠離了美國和西方。法國《新觀察家報》認為,鑒於安倍真正的政治目的是擺脫和平憲法的專守防衛約束,而這攸關二戰成果的分配和戰後國際秩序的改變,都和美國直接相關,美國政府對此必須慎重且清晰地作出決定。
  “中國領導層在安倍參拜問題上的反應很聰明,安倍似乎更緊張。”香港科技大學中國問題學者崔大偉對美國CNBC網站表示,美國政府批評安倍的決定給中國冷靜應對和後退一步的機會,北京看到安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認為既然美國人都開始批評安倍了,那就“讓他在風中飄著吧”。《環球郵報》報道稱,雖然日本駐華使館外可以看出加強了安保,但並未看到抗議者。一定程度上說,中國這次也不需要發動民眾了,因為這次跟日本發生糾紛的不光是中國一家。這樣一來,中國姿態高一點,或許能贏的更大。中野晃一認為,“日本正在喪失國際支持。如果中國反應溫和,其可信度會提升,這也會促使美方領導人認為直接跟中國打交道要更好”。
  日本右傾化進入“暴走”狀態
  2014年日本外交何去何從?《日本經濟新聞》2日的文章分析稱,目前日本外交當局正在忙於解決安倍引發的“靖國危機”。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4月訪問亞洲,日本有人擔心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將對奧巴馬訪日造成影響。此外,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也讓日本與中韓舉行首腦會遙遙無期。
  日本《福井新聞》稱,蘊藏著不安的2014年是安倍政權的緊要關頭,安倍政權的走向並不透明,2014年將成為考驗安倍成長戰略的真實價值和國家航路的一年。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網站文章稱,安倍面臨的戰略挑戰與中曾根康弘和小泉純一郎不同。主權糾紛、深刻的歷史敏感性以及經濟影響力格局的巨變,這些因素相結合,在東北亞造成易燃的氛圍。安倍的日本所面臨的環境要比過去複雜得多,戰略危險也大得多。日本的政壇大佬小澤一郎1日表示,安倍推行的經濟政策導致貧富差距擴大,“以強者的邏輯為立足點的政權必將破裂”。
  不過,安倍似乎打算“右到底”。《韓國日報》2日社論稱,安倍拜鬼引發全世界公憤,但日本在安倍的帶領下在甲午年初就呈現出向軍事大國化“暴走”態勢。安倍準備訪問二戰戰場南太諸島,當時該地區是日本殖民地,他的意圖昭然若揭。不僅如此,日本執政黨準備在本月定期國會中提出“修改憲法以便就行使集體自衛權進行國民投票”的法案,這實際上是為軍事大國化做制度準備。安倍去年最後一天則是觀看了美化二戰日本自殺特工隊的電影,並稱“深受感動”。安倍右傾化已經到了誓不回頭的狀態。法國《諾曼底新聞》稱,從安倍新年賀詞的強硬特征可知,日本和鄰國圍繞主權爭議的摩擦將持續。
  【環球時報駐外記者 藍雅歌 李珍 黃培昭 王剛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劉暢 甄翔 玉鵬】
  (原標題:中國打響對日國際輿論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jrybzfw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