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聞 時外接式硬碟間: 2014-08-05來源: 信息時報
  珠村巧姐製作工藝品累計達數萬usb件,吸引200多萬游客慕名參觀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艷 通訊員 田禾)廣州乞巧文化節活動上周末落下帷幕,這也是第十屆乞巧節。昨天,天河區通報,乞巧節10年來,珠村巧姐製作的乞巧微型工藝品累計已達數萬件,吸引了共200多萬來自各褐藻糖膠地的游客慕名前來,引起國內外廣泛關註,同時得到了兄弟省、市以及海內外華人的廣泛響應,珠村由此也獲得了“中國乞巧第一村”的美譽。
  曾因戰爭等停外接式硬碟歇半世紀
  廣州市乞巧文化交流協會介紹,乞巧節曾因抗日戰爭爆發,各地相繼停止,之後又由於各種原因遠離了人們半個世紀之久。就在“七姐誕”幾乎淡出人們記憶的時候,199固態硬碟8年,珠村東南社四位古稀老人勇敢地引領風騷,帶領珠村婦女施展巧藝,在珠村一個小祠堂里又恢復了“擺七娘”。前來參觀的人數並不多,大約300人,但得到了眾鄉親的認可和好評。
  據介紹,隨著珠村擺七娘的規模越做越大,參加的村民也越來越多,令這個幾乎失傳的古老習俗重獲新生,並帶動了珠三角一帶如東莞、黃埔、番禺、荔灣等乞巧節活動的興盛。2005年,天河區緊緊抓住發展“乞巧”文化的重要機遇,將珠村村落乞巧節一躍提升為廣州乞巧文化節,首次由官方主辦,開創了國內之先河,並永久落戶珠村。
  珠村10萬老百姓受益
  據瞭解,天河區投資近3000萬元全新打造融七夕文化廣場、乞巧主題公園為一體的乞巧文化核心區域,並邀請專家對乞巧文化的人文景觀進行整合設計包裝,進一步豐富公園的七夕主題設施,增設乞巧作品展示廳、七娘閣、鵲橋、畫廊、雕塑群、石刻碑林,加掛燈籠、旗幡等七夕飾物,使公園主題更加鮮明突出。
  此外,去年年初啟動建設的廣州乞巧文化博物館,今年乞巧節時主體工程完工,並向市民免費開放了一期。
  廣州市乞巧文化協會負責人表示,經過十年文化節的積累和沉澱,珠村村容村貌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文化設施貧乏的現象得以改觀,使10萬轄區老百姓受益。
    (原標題:乞巧十年終成“第一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jrybzfw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